这张图,揭露了低端设计的真相

最近看了一张图,一个甲方找设计师做LOGO设计,然后LOGO设计师报价,对方觉得太高,还是现在是AI做设计了,还收费这么搞。简单的一张图,揭示了低端设计的真相。
[……]
最近看了一张图,一个甲方找设计师做LOGO设计,然后LOGO设计师报价,对方觉得太高,还是现在是AI做设计了,还收费这么搞。简单的一张图,揭示了低端设计的真相。
[……]
一位工作超过17年的国外设计leader写的一篇关于设计原理的文章,讲设计如何变得有效?总结得很好,优秀的设计都离不开这些设计理论[……]
设计≠艺术,设计从诞生之初就是为“解决问题”而存在。在体验设计场景,如果业务方是“需求提出者”,那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就是从不同视角切入的“问题解决者”,而用户既是“需求源头”,又是“方案验证者”和最终“价值创造者”。下面我们详细解读设计价值与业务/用户/产品三方的关系.[……]
“凭什么说你的方案有效果?”“讲了一堆你觉得,有客观依据么?”是不是很想有理有据的把数据分析甩出来?行!那今天就来介绍设计的数据分析思路,为你的方案增添10分说服力!
01 [……]
在设计沟通中,一旦出现了“感觉”这个词,大概率会让这场沟通陷入僵局。因为感觉无法量化,无法证伪,背离了解释系统。特别是表达能力弱的设计师,该如何将抽象的情绪和思考顺利转化为能有效沟通的设计语言?情绪板就该登场了。[……]
一件公布于众的设计作品会面对三种人群,客户、消费者、设计圈的同行,他们的看法通常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很难统一,所以你要想清楚,你的设计是要服务哪一群人,然后重点是照顾到这一类人群,而另外两类人群稍微照顾一下就可以了。[……]
当你使用形形色色的APP时,是不是时常不由自主地感慨“这个APP的界面太丑了”、“这个APP太难用了,连入口都找不到”,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感受呢?
认知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做认知负荷「cognit[……]
作为设计师,如何抓住乍现的灵光时刻并不断复制思路,生产源源不断的创意活水?《设计策略|源源不断的创新思路》分为渐进篇和激进篇,旨在从创意的启动、过程和决策三个阶段出发,提供创意策略,通过具体的案例或思维过程帮助大家在工作中打造自己的灵感永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