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杂谈 » 大龄设计师,怎样走出困境?

大龄设计师,怎样走出困境?

发表于: 设计杂谈. 评论
Sponsor

今年似乎比前两年更难,全球局势波诡云谲,国内经济陷入衰退,疫情反复,就业机会减少,裁员消息不断,应届毕业生数量增加,国家统计局7月发布的调查数据中,青年失业率19.9%,连续4个月创下历史新高。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看到周围一些同事及朋友相继“被毕业”,不安感也与日俱增。比起20+的年轻设计师,近几年不少岗位的年龄限制,使我们这些大龄设计师仿佛陷入更为尴尬的境地。我想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内心有两股力量在拉扯,不想受外界声音的干扰,但现实中的问题却又在提醒我们不得不去面对,思考如何度过这段困境,和大家分享一些我最近的想法。

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大龄设计师,怎样走出困境?

一.基础分析

我们很多人在遇到问题或者困难的时候,往往都很容易盲目、无助、迷茫。像只无头苍蝇,到处寻找解决办法与答案。但有时候冷静下来,好好深入思考、分析、规划下自己会比马上去做某件事更为重要。

1.1 正视问题

大龄设计师,怎样走出困境?

上图是我从一些设计平台讨论区搬运过来的部分评论,我想代表了不少大龄设计师现在面临的问题。在设计这条路上,我们经常会对行业失望、会对工作厌倦、会对所处环境表达不满、会对客户产生质疑、还会陷入自我怀疑甚至否定中。而当我们处于心理失序混乱状态时,所见的容易偏离客观现实,认识的也并非是真正的自己,我们感受到的往往只有现实生活中的重重制约与自己匮乏的价值。

大龄设计师,怎样走出困境?

在看《重塑心灵》这本书时,作者提到由罗伯特·迪尔茨整理出来的理解层次,也被称为思维逻辑层次,让我明白了困扰的根源所在。它与马斯洛需求理论有一些相似,都是金字塔结构。

我们大脑在处理事情时会分为以下六个不同层次,从低到高分别为:

环境 :外界的条件和障碍 ——时间、地点、人,其他事物

行为 : 在环境中我们做的过程——做什么,有没有做

能力 : 我已掌握、尚需掌握哪些知识和技巧——如何做,会不会做?

信念、价值 : 应该有怎样的信念和价值观——什么更重要?

身份 : 以什么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 我是谁,我有怎样的人生

系统(精神): 与世界中的各种人事物的关系——人生的意义

大龄设计师,怎样走出困境?

思维逻辑层次可以协助我们理清思路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为了更直观,我们可以根据每一层思维模式,代入自己或者周围人面临的一些问题或者说过的一些话。

第一层 环境

不满现状又无力突破时,很多人往往会说“是我运气不好”“大环境如此”“公司太差了,老板弱鸡”“客户不行,什么都不懂”….把一些问题的产生全部归于外界因素,充满了无奈和愤慨。也许知道抱怨没用,但此时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停留在外部,无法看到其他,只会宣泄情绪。

第二层 行为

遇到困难习惯从行为上找原因,越挫越勇。认为“做不好是自己还不够努力”,和同事相处不好“是我沟通太少,要经常联系”….希望加强自身行动以谋求改变,把努力与否作为衡量的唯一标准,缺少效率、方法、价值等核心问题的思考,忽略其他因素的推动性。

第三层 能力

学习和应用能力强,遇事能谋求更多的解决办法、追求更高效的方案,常说“方法总比困难多”“问题总会被解决的”,是我们意识能到达的最高层。但有时候方向不对,能力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第四层 信念、价值层

信念、价值隐藏于我们内心深处,在遇到相应场景时,它们才会出来,引导我们做出相应的主观判断。比如不少女生有了孩子之后,经常会陷入“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问题里,再比如代入到我们设计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从商业、用户、审美偏好等等一些角度,在设计中做一定的取舍,选择更重要的。美团王兴就曾说过,有什么,要什么,舍什么这三个问题,对个人对公司都极重要。

第五层 身份层

在不同环境里,我们充当不同的角色,会是儿子,会是爸爸,会是员工,会是领导…角色往往是被动的,多面的,别人赋予的。但身份是主动的,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明确自己内心最本质的需求,以什么样的身份去实现人生的意义。从而有相对应的信念、价值帮助自己成为这个身份。像很多领域的大佬,在分享经历时,都会谈到早期自身想成为的人,以及影响自己的某个人物。

第六层 系统(精神)

一些在相关领域取得一定成绩的引领者,在拥有了更多能力和资源后,会产生强烈的使命感,思考如何回馈他人、社会甚至改变世界。系统(精神)层是超越了我们对于自己的关注,把自身的价值建立在影响更多人的层面上。

通过思维逻辑层次,其实我们可以大概的分析出自身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造成现状的本质原因。那么我们又改如何去面对呢?

大龄设计师,怎样走出困境?

环境层思考

外界的东西往往是难以改变的,抱怨环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可以在行为层上去看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在现有条件下,哪些人、事、物能帮助我达成最终目的? 哪些资源我可以运用?是否可以跳出现有环境?如果跳出现有环境,我会继续抱怨不公还是发生质变?

行为层思考

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但远非充分条件,我们可以在站在能力层去看,怎么做更高效?找方法用工具,列出时间表及行动计划。

能力层思考

如果方向错了,能力再强也产生不了作用,我们可以站在信念、价值层去看, 什么可以做,什么值得做?什么不用做? 怎样去选择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信念、价值层思考

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往往决定了我们做人做事的原则及目标,我们可以站在身份层去看,为了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我应该具备什么?需要放弃些什么,坚持些什么?

身份层思考

拉长时间维度,三年后我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人,拥有怎样的人生?

系统(精神)思考

我能给其他人带来什么?世界会因为我而不同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系统脱离了其他层次而单独存在,就是空中楼阁)

通过运用思维逻辑层次,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的看待自身及周围的一些困扰,当我们从高维度去分析问题时,会发现低纬度的问题仿佛消失了。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改变现状,最好的办法是从更高的层次进行,不过上三层(信念价值、身份、系统)往往需要一定的觉悟,是由潜意识决定的,普通人通常止步于能力层。但这六个层次,每层之间也会相互影响,如果任何一层发生足够强大的改变,可能会引发另外五层颠覆性的调整,比如,有些朋友从一个消极的环境跳到一个积极的环境里,受到周围人和事的影响,习惯、态度、知识技能都有了大幅度提升,那么可能因此改变人生轨迹。所以我们可以同时在六个层次上做改变,也可以全力以赴地改善其中一层从而影响整个思想体系。

1.2 认识自己

我们在看到周围有些朋友取得一定成绩时,往往容易产生错觉,会认为“要是有这样的机遇,我也可以”“如果是我,可以做的更好”…但等当自己去落实的时候,发现很难做到。

这种过分高估自己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达克效应”——“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大龄设计师,怎样走出困境?

在某些时刻,我们会经历达克效应的某个阶段: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愚昧山峰

对自己没有清晰、准确的认识,高估自己的能力。由于知识贫乏,视野单一,此时容易盲目自信,无知也无畏,表现得狂妄及自负。

知道自己不知道——绝望之谷

试图拼命吸取新知识、技能,但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以及知识技能的复杂性,面对挑战,自信心受损,此时容易跌入谷底,产生自卑感并焦虑。

知道自己知道——开悟之坡

随着个人知识、技能的提升与积累,开始构建认知框架和知识体系,沉着且专注,此时信心也开始逐渐恢复。

不知道自己知道——平稳高原

当积累到足够的高度,反而感知世界之大,所知甚少,保持空杯心态,不断重构和拓展学识,此时低调且谦卑。

人虽然是高级动物,但想时刻保持清醒、自知其实并不容易。自大、攀比、从众等心理因素,会对我们的思考和判断造成干扰。现实生活中,达克效应无处不在,即便是一些所谓的专家、成功人士,可能都无法避免出现这样的认知偏差。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自己被达克效应的阴影所笼罩。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能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我们大部分人总是略懂皮毛,就掉入知识陷阱里,好面子、嘴硬、不敢面对错误…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的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也如同罗翔所讲,“人要承认自己的有限性,承认你的逻辑是有限的,承认你的理性是有限的,承认你的阅读是有限的,承认你整个人是在偏见之中,你这一生就是走出偏见…”。当我们客观的看待自己时,才会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多元化的人、事、物。

棒杀与捧杀

除了审视内在,外界对我们自身的一些评价也时常影响着我们的状态与决定。有两种情况常常“杀人”于无形中,一种是棒杀——通过批评、贬低、打击,使之怀疑自己。另一种是捧杀——过分地夸奖、吹捧,使之骄傲自满、停滞退步。特别是在我们设计行业,标准的界定经常是模糊的,我们的作品,我们的工作成果少不了被人评头论足。经常会有些朋友被领导或客户劈头盖脸的骂过之后怀疑自己,也经常看到一些设计作品不错的同行被粉丝吹捧,就飘得不行。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可是人类的天性,但就如同阿德勒所讲的,只有当我们有勇气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别人认可的时候,才能真正获得自由。所以调整好心态,客观的看待他人的建议,努力提升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不良标签

如果习惯了被他人定义,缺乏自我认同,我们会下意识的被自己或者他人会贴上不良标签。比如:即使我们才30+,也常常被贴上“大龄”的身份。因为社会环境对年龄的关注以及我们自身的心理暗示,“大龄”已然成为不少人心中的贬义词。但大龄真的是个贬义词么?抛开国内就业年龄歧视,我反而觉得比起20+的年龄我更喜欢30+的自己,更坦然、更自在。时间给予我的是成长、阅历、经验….更清楚自己的优劣势,知道自己需要些什么、该舍弃些什么。所以我时常在想是不是这些不良标签给了我们更多逃避的借口,因为我们害怕面对失败,不敢迈开新的步伐,做新的尝试,从而限制了自身的成长。

褚时健入狱时已71岁高龄,出狱后反而种起橙子再创业,创办了现在家喻户晓的“褚橙”。曾国藩46岁被咸丰剥夺了兵权,在这之前虽然他为官多年,却处处掣肘,之后在家反思一年多,对过去的人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总结和规划,才有了后半生的成就,他曾和他弟弟讲,“人到中年仍然很多地方是可以改变的,天下无事不可变,关键在于想不想变”。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被某个标签限制了自身成长时,不要被其约束,挖掘自己的潜能象限,突破自己,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1.3 职业发展评估

1.3.1 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职场的本质其实是持续交换的供需关系,简单来讲就是个人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出售能力给到组织,组织支付回馈给到个人。而发展的逻辑的则是持续的成人达己,各取所需。正如下图,我们个人进入组织之后,就一直围绕这个模型循环发展着。

大龄设计师,怎样走出困境?

不少人在工作中的个人满意度其实是非常低的,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个人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去分析。

a.个人与组织的矛盾

主要以下这三个方面:

核心需求不同

常见:薪资待遇、工作岗位变动等

比如我们部分大龄设计师,可能会考虑转型的问题…但处在现有工作角色里,各种因素的限制,不一定有相应的机会。个人有个人的追求,但企业只根据组织需要来调整人员架构。

价值观不匹配

常见:企业文化、团队氛围、工作时长等

比如我们可能接受不了某位领导的管理方式,接受不了996、办公室政治、工资大锅饭、公私不分….

共同目标不一致

常见:个人成长、工作理念等

比如当初选择做这份工作是为了在某个领域里有所成长,但领导总是安排做一些自己并不那么喜欢和擅长的事情。

当我们自身定位与工作角色定位产生冲突时,我们就需要注意个人和组织之间的这些矛盾是否可调和。是保持自我,去做尝试,还是改变自己去迎合,或是寻求新的组织。但不管如何选择,终归是要做取舍的。

b.个人与组织的发展速度

个人与组织都存在着变量。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个人发展速度跟不上组织(企业)的发展速度

进入某个组织会明显感觉到工作异常吃力或痛苦,与周围同事产生差距。或者适应了组织环境后,进入舒适区,产生惰性,不持续学习成长。以上两种如果组织处于发展期,契合度将会越来越低,一旦组织处于衰退期,可能就会面临被优化的风险。

个人发展速度明显快于组织(企业)的发展速度

这时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工作是否有上升空间,即工作岗位、薪资能否有跃升,达到自己的预期。另一方面,组织发展及前景,是否满足自身的要求,比如:当公司业务停滞不前,迟迟看不见希望,或者业务需求较局限,对个人成长或者发展产生了阻碍,这个时候就要考虑选择与自己更匹配的新组织。

个人发展与组织(企业)发展同频

这是一种良好的状态,但也需要注意这份工作是否可以导向我们的未来,是否可以作为未来发展的路径或台阶。再就是,个人是否过度依赖于组织的发展,脱离了旧的组织,能力是否可迁徙至新的组织。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往往大多数人是把自己置身于工作里,去扮演组织所赋予的角色,依附于组织,慢慢忘记了自己的初衷,从而忽略自我成长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理智的看待作为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间容易产生的问题。定位好自己,想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而公司能给你什么?

1.3.2 职业生涯阶段与职业价值评估

大部分的职业是遵循线性发展规律的,我们整个职业生涯大概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生存期

很多刚出校门的学生,其实并不能明确的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所以第一阶段通常是一个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为了寻找我们自身的优势、爱好,可能会不断的尝试、犯错。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打好基础,储备职场燃料,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积累可迁移技能,培养专业知识,建立起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第二阶段 发展期

打牢基础后我们需要创造差异,与他人拉开差距。因此第二阶段是识别、拓展和专注于自身长板的过程。这个时候,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关键技能和核心长板上,找到自己的“尖峰点”。学会撬动杠杆资源,与人合作,拓宽眼界…

第三阶段 事业期

在这个阶段我们可能从执行或领导的角色转变成顾问或辅助的角色。一方面需要利用在第一、第二阶段所积累的专业技能、丰富经验和优秀资源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需要持续更新和维护它。保持学习和好奇心,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与周遭世界保持关联性。能为更多后起之秀提供帮助。

每个人的认识经历和觉悟不同,所处每个阶段的时间也会不同,像我们大龄设计师,可能大部分人正处于第二阶段,焦虑于如何找到下一步的方向。但已经有一小部分人进入第三阶段,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甚至还有一部分人一直停留于第一阶段,自身一直没有成长。

在《远见》这本书里,看到有个很有意思的职业价值评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

四大黄金要素

学习:我是否正在积累有助于成长的新的技能、经验和关系?

影响力:我的工作给客户、同事、公司和社会整体带来了多少益处?

乐趣:工作总体上说算不算我生活的正能量和乐趣的来源?

奖励:我是否正在积累经济价值?

我们结合自身情况,所处职业阶段,可以将这4个因素赋予同等的重要性,也可以根据个人愿望稍作权衡。在职业生涯的某些阶段,学习或许占更大的比重,奖励占得少一些。在别的阶段,可能更需要影响力和乐趣,而其他因素就不那么重要了。在某些时候,金钱可能对你非常重要,于是奖励的权重就比较大。需要给每个因素分配一个权重比例,让它们加起来达到100%。针对每个领域,分别按10分制给自己打分。再将四项的权重和自评分分别相乘,得出结果后相加算出总分,例如下图:

大龄设计师,怎样走出困境?

这个评估非常个性化,很难制订量化的标准。超过700分就非常优秀了,也就是说,在自己比较注重的方面做得基本令自己满意了。如果低于500分,可能就需要严肃对待了,要问问自己:“我追求的东西是否合适?我的期望是否正确?这份工作是否适合我?”但也不要纠结于数字,关键在于能定期评估职业生涯中那些重要的动力来源,并做出建设性改变。

二.发展策略

分析完自身处境,接下来需要梳理方向。

我想大家可能都会恐惧中年危机的到来,特别是近几年黑天鹅事件频频发生,对外部环境的担忧以及对自身能力的怀疑,这种不确定性加剧了我们的不安感。而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试错成本似乎也越来越高,常常会纠结于付出与收获是否能成正比,害怕尝试后达不到期望的结果,对自己抱有期待又心存侥幸,能力配不上欲望和野心,虽然看似在思考、在行动,却只是浅尝辄止并没有深入去了解、准备。

查尔斯·汉迪在《第二曲线》一书中提到“第二曲线”的概念,他认为“人生就像一条S形曲线,没有什么会是永恒的,有起始期、成长期、成熟期自然也会有衰败期。但人生充满了多种可能性,在第一条S型曲线结束之前我们可以开启第二条曲线,甚至之后再开启第三条、第四条…新曲线它一开始也会是下降的,因为需要在上升前进行新的教育、投资和试验。所以,最好在第一条曲线到达巅峰之前就开启第二条曲线”。

大龄设计师,怎样走出困境?

我们个人职业发展也是如此,如果我们现在面临居多问题,没有选择,那可能已经错过了建立第二曲线的最佳时期,这时候就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去克服困难开启第二曲线。但假如我们现在工作发展还算顺利,则需要思考准备第二曲线,因为第一条曲线可能会在某一天进入衰败期。所以不要走一步看一步,提前规划起自己的第二曲线。

我想不少设计师,现在可能在规划或者已经建立起了第二曲线,比如我周围有朋友副业做起自媒体,有同学跳槽跃升成总监,也有从UI转到了UE,甚至直接转行…他们当中有些已经做的很好,当然也有人后悔当初选择。每个人发展策略不同,选择建立第二曲线的路径也会不同,因此成功概率也不同。那么我们需要了解、注意些什么呢?

2.1 职业甜蜜区

很多人之所以在第一曲线里艰难爬行,到第二曲线也勉强生存,可能是因为没有找到职业甜蜜区。

大龄设计师,怎样走出困境?

职业甜蜜区是兴趣、优势、价值三点的交汇:

兴趣:我想做的

对一件事情的喜欢程度会决定我们是否能够为此全情投入、长久付出。

优势:我擅长的

做擅长的事情能使我们更轻松自如的处理问题,事半功倍。

价值:可以赚钱的

能满足社会需要,为他人带来价值。

厌倦区

如果觉得上班痛苦、工作累,感觉到厌倦,可能是只是处在价值+优势的交汇区,缺乏兴趣。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在工作中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切入口,哪怕很小,再慢慢将其放大,赋予工作更多意义,或者把兴趣发展成副业。

失落区

假如只有兴趣+优势,产生不了价值,那么可能会处在失落区。比如很多之前我在一个设计群里面看到一位自由插画师说已经在家几年了,她很喜欢画画也有自己擅长的风格,但作品和市场需求不太匹配,收入很微薄,非常难过。当时群里面就有朋友给她出谋划策,一方面建议她把作品发到一些非专业性公域平台,例如:小红书、B站…扩大自己的影响圈与受众面,另一方面,建议还是需要迎合市场需求,让人愿意为此买单。

焦虑区

当缺乏优势,只有兴趣+价值时,往往会害怕、担心,处在焦虑区。就像我当初从平面转岗到UI,曾经有段时间处于这种状态,突然进入新的领域,一时间不知道劲儿往哪里使,好在通过一些学习积累、刻意练习,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擅长点。

想找到兴趣、优势、价值三点交汇的职业甜蜜区其实并不容易,很多人终其一生可能都在两点之间徘徊,所以对于我们每个人,需要尽可能的积累、学习、沉淀、增长眼界、提升阅历以此支撑起更高纬度的认知,找到适合自己人生发展的方向。

2.2 个人商业模式

找到方向,我们则需要思考怎么将其执行到位。

一家公司需要有良好的商业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而我们作为个体同样如此,需要构建适合我们自身的商业模式,把自己当做公司去经营,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商业模式新生代》一书中作者建立了商业模式画布,以结构化的方式将商业模式划分出了9个要素。而个人商业模式画布就是由企业商业模式画布演变而来,通过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更高纬度去看待自己。

大龄设计师,怎样走出困境?

核心资源:我是谁?我拥有什么?

梳理自身拥有的特质、价值、能力三核等,自己的强项优势跟哪些需求能得以匹配。

关键业务:我要做什么?

日常工作中需要做以及经常做的事情,最好是兴趣、优势与价值的交汇点。

客户群体:我能帮助到谁?

我所做的事能为谁创造价值、谁支付我相应的报酬。

价值主张:我怎么帮助对方?

我能满足对方什么需求、解决了什么难题、创造了什么价值。

渠道通路:如何让对方知道我的价值?

怎么可以让领导\客户能知道到我存在的价值。

客户关系:怎么和对方打交道?

采用哪种沟通方式?是面对面直接沟通还是电话、微信…合作方式又是什么?是主导还是配合….我所关注的目标是什么?是满意度还是其他…

重要伙伴:谁可以帮助到我?

一些支持、帮助我顺利完成任务的人或者组织。

成本结构:我需要付出什么?

显性成本:金钱、精力、时间.. 隐形成本:压力、情感…

收入来源:我能得到什么?

物质回报:薪酬福利、期货股权… 非物质回报:发展机会、个人成长、成就感、满足感…

通过个人商业模式画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定位自己的职业和方向,还我们可以协助我们诊断自身的问题。比如:

1.不少设计师在工作过程中会把“关键业务”等同于“价值主张”,会觉得工作做完就好,不去想完成这件事能给对方解决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价值。于是可能忙忙碌碌一整天,却满足不了对方的要求。在个人版商业模式设计过程中,对“价值主张”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充分理解“关键业务”是如何为对方服务并带来价值的,是个人商业模式的基础。

2.我们很多人努力学习各种技能,到最后发现工作中用不上,往往是因为只注重提升“核心资源”,而画布中的“关键业务”及“客户群体”却被忽略掉了。我们应该从关注技能到关注价值,在提升自己的同时,能为他人提供帮助从而创造价值。

…..

个人商业模式画布还有很多用途,比如可以通过它做职业选择,在两份offer间择优选择。还可以运用它做职业规划,去看自己在哪些方面是有所欠缺的,该怎么去做努力。

2.3 工作杠杆率

如果我们已经找到个人商业模式,那接下来可能需要去思考,如何让我们的价值最大化?

工作的本质是价值交换,即出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通过公司、组织进行变现。时间是有限的,也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那么提高自己时间的利用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龄设计师,怎样走出困境?

工作杠杆率=工作成果/人工投入(时间/精力),也就是每单位时间的工作所带来的产出量或者影响度。我们有些设计师的虽然工作是越做越多,但付出的劳动量并没有因此降低甚至更高,比如每天重复、机械式的只做一些设计套版,那么工作杠杆率就会较低。而一些设计大佬将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提炼总结成课程售卖,随着购买人数的增加,边际成本随之降低甚至趋近于零,即工作杠杆率高。

那么如何提升我们的工作杠杆率,让我们单位时间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呢?

a.工作成果不变,减少人工投入

提升自身效率

比如今天一个小时完成的事情,明天尝试是否能缩短为45分钟。

规范化流程、利用工具或者分包

比如范化设计流程及组件,了解新出哪些新的设计软件或者插件,可以有效节省工作时间。或者有哪些简单重复性工作,我可以分给下属、实习生或者找外包。

减少人工投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把多余的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有些低杠杆率的工作是无法避免的,那么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学习积累,从而能投入到高杠杆率的事情中。

b.人工投入不变,增大工作成果

学会做选择

工作有时候会同时出现很多任务,面临很多挑战,比如不少设计师经常朝三暮四,今天学这个明天学那个,还有一些设计师在接受上级任务分配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难度较小、更轻松的工作,日积月累,自身价值得不到提升,那么单位时间价值自然也不会高。将工作重心聚集于一个长远的目标,通过持续的研究深入,才会在相同时间内取得更大成果。

将工作成果卖出更多次

比如我上面提到的一些优秀设计师会将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提炼总结成课程公司内部分享或者外部售卖,也有一部分设计师通过设计IP形象,出售版权等等。

选择更好的工作,虽然可以提高我们的单位价值,不过增幅往往有限。如果一份成果多次出售,价值则会被无限放大,所以当我们学习积累到某个高度后,可以尝试转变思维,以销售的视角去思考怎么把这份成果向外推销出去。

赚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变得值钱。在读《纳瓦尔宝典》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观点就是“把自己产品化”。这句话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自己”,一个是“产品化”。看似一句简单的话,背后需要思考的是:我能提供什么独特的价值?我能承担多大的责任?我有哪些杠杆可以撬动?在我们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常追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三、自我管理

比起刚毕业的设计师,我个人觉得大龄设计师其实不缺自我管理的方法论,PDCA、SMART、MECE…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我们大部分人往往缺的是驱使我们做出改变的契机及动机。所以我们最好透过自身与环境,去看一些更本质性的东西。

3.1 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是史蒂芬柯维在《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的第二个习惯,顾名思义就是站在终点看起点,以未来的视角看当前。它有一个原则基础:“任何事物都需要两次创造——先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第一次的创造,然后付诸实践,即体力上的第二次的创造”。但作者提到“第一次的创造未必都经过有意识的设计。有些人自我意识薄弱,不愿主动设计自己的生活,结果就让影响圈外的人或事控制了自己,其生活轨迹屈从于家庭、同事、朋友或环境的压力”。

比如我们大多数人,年少时习惯听命于父母长辈与老师,长大后又习惯被生活所裹挟,容易受外界各种各样的干扰所影响,对自己的评估也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体系上。很多时候会把他人的目标当做自己的目标,以他人的标准作为自己的标准。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自我,随波逐流,过着被动的人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皮克斯的电影《心灵奇旅》,从两位主角“乔伊”和“22”身上就能看到我们许多人的影子。“乔伊”为了追求所谓的目标和梦想,历经万难,最终实现,却发现不过尔尔,自己因此忽略、错过了太多。而“22”则更像芸芸众生的我们,没有目标,没有理想,不知道追求什么,常常怀疑、迷失自己…电影的最后两位主角都各自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我想也正是电影所想传达的,生命有很多种可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我们需要目标,但不是为了目标而活,目标不是终点,目标是为了我们能有一个具体明确的方向。

西蒙·斯涅克《从为什么开始》中提出一种思维方法—黄金圈法则,把人对事物的认识划分为三个圈层:

大龄设计师,怎样走出困境?

最外层What:做什么,事物的表象,是我们具体做的每件事。

中间层How:怎么做,实现的途径,是我们如何实现想做的事。

最里层Why:为什么,事物的本质,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根本原因。

在面对一些任务的时候,我们很多人第一步往往是去执行,做什么、怎么做,而不是先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比如学习,我们经常会为了学习而学习,花费心力制定满满一张计划表,感动了自己,落实下来却寥寥无几,学得不快乐不纯粹不专注;比如设计,时常过分追求视觉化呈现,不知不觉陷入完美主义和细节陷阱,浪费了时间、忽视了最初的需求…

当我们出发点是正确的时候,非常容易自然而然的认为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对的,从而忘记了初衷与目的。所以我们在做选择时、在解决问题时、在和人沟通时、在推进事项时…“以终为始”,抓住核心问题,先从心底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最终想要达成什么?再去想怎么做,做什么?

3.2 逆“熵”而行

熵增被认为是让全宇宙都绝望的物理定律,“在一个封闭环境中,任何事物必然从有序到无序,直至死亡”,它被解读为事物结构的必然衰退。比如热水会变凉,落叶会枯萎,人会衰老…

人生就是不断对抗熵增的过程,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拥有更好的生活,我们会学习、运动、控制饮食… 但自律往往会比懒散痛苦,放弃往往会比坚持轻松,不少人之所以选择了摆烂、躺平,也正是因为对抗熵增是反人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与不如意,当事态的发展脱离了自身可控的范围,有些人不知如何面对时,就会选择逃避或者放弃,无奈的任其自由发展。就像现在经济、就业环境都不太好,不少朋友觉得反正自身改变不了什么,努力与付出之间达不到正比,那么不如什么也不做,等熬过经济周期的低谷点就好了。但“熵”的可怕在于它的不可逆,且永远在增加,作为个体如果我们不维持熵减,破罐子破摔,那么未来不会变得更好,反而会越来越混乱,逐渐失去掌控权。所以,我们需要逆“熵”而行。

外力持续做功,学会屏蔽噪音

我们做事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很多干扰,如果不够专注,非常容易迷失在混乱里。比如本来在学习,朋友在群里面聊起了八卦,话题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放下手上的事情,加入了群聊。比如明明只想买双运动鞋,可是购物APP里琳琅满目,于是各种比价、凑单..一晃几个小时过去了…而减少信息熵最好的办法就是屏蔽噪音,清空思绪,给自己做减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尽量减少影响情绪、心境和意识上的信息的输入。

保持开放系统,避免路径依赖

比如有些设计师由于受市场需求及周围同行的影响,即使没有手绘基础,不太擅长手绘,也在手绘的学习上不断的投入资金、时间和精力,但并没有取得相应的回报。付出的沉没成本,使得自己发现选择的路径不合适也不想轻易改变。路径依赖的本质是封闭,在原有的系统里不停地循环。而孤立封闭的系统,会导致熵增,所以在找寻新路径的过程中,必然需要突破固有的系统,到一个更大、更开放的系统中去探路,不断的从外界获取能量、信息,才能让自己获得能力的增长,变得更强。

3.3 搭建个人思维框架与知识体系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方法论、思维模型会有一针见血、醍醐灌顶的感觉,但回到现实生活、工作中,发现这些好像并没有提升自己实际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什么会这样呢?

刘擎就曾在圆桌派里谈到过类似的问题,他说“其实成年是需要阅历,早慧代替不了阅历,有人说知道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是因为那些道理并不是自己的道理,变成自己的道理,一定要经过阅历”。同样,任何方法、经验都需要站在应用实践之上,并不是我们知道了什么就拥有了什么,如果我们没有把别人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那么这个东西永远都不属于我们。学习成长需要长时间积累学习与应用相结合,方法固然重要,但刻意练习更为重要。

大龄设计师,怎样走出困境?

如上图,真正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内循环+外循环的双循环闭环结构,认知事物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构成了内循环,学习到复盘形成外循环。

认知事物的重点在于归纳逻辑,他人的认知体系不一定适用于自己,需要我们提取加工,而碎片化的零散的信息则需要我们整合,从而形成最适合我们当前状态的知识库。解决问题则是演绎逻辑,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只有当知识库里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做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属于我们的知识。解决问题后再通过复盘,分解形成可复用的经验模式,将其匹配到下次认知事物中,从而提升自我认知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在工作中能够解决别人所解决不了的问题,核心价值及不可替代性就越高。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不在于拥有的知识有多少,在于模式匹配能力比他人强多少。同样,对于事物认知差异不在于学习记忆能力,在于抽象归纳和演绎能力。

就比如我写这一篇文章,我搭建的框架如下图:

大龄设计师,怎样走出困境?

思维框架和知识都是无穷的,重要的是养成思考与练习习惯。我们搭建属于我们个人的思维框架和知识体系,就是为了让我们具备更完善的思考能力,而这些需要持续的练习实践、复盘和迭代优化。现在很多朋友思考问题都只浮于在表面,不懂得延迟满足,看着是在学东西,但仅仅只是为了满足自身“在学习”的欲望。

最后

在上篇文章中有朋友留言希望我能写写怎么平衡心态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想了许久觉得我好像没有什么资格去写这样的一篇文章,因为我也一样,经常会对未来产生焦虑、担忧和恐慌。这几年,我试着将自己的步伐减缓了许多,会更多的寻找一些事情内在的意义,以及对“幸福”的探索。因为我发现自己很多心态、情绪不好的时刻,是由于自身内核不够强大,生活、工作中大大小小的阻碍,带来的精神压力,让我对幸福的感知度似乎是越来越低。所以我试着慢慢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关闭朋友圈,拾起书籍,降低噪音,专注于自身的成长与积累,保持耐心,按照自己的步伐前进…

调心态、抗风险、顺趋势、抓机遇、勤思考、反脆弱、低物欲、健体格…这一些众所周知的大道理可能是我面对未来不确定性时能想到的答案,似乎非常假大空,但是其中的任何一点都值得深入去思考。很多人会反感听这些,特别是现在大家都比较浮躁,在面对困境的时候,迫切的想寻找出路,而鱼龙混杂的网络舆论环境,又让大家对一些陈腔滥调的说教和鸡汤心生厌恶。有些道理固然老掉牙,但在逆境时,它的价值才会得以体现。最后的最后,寒冬虽然很冷,告诉自己做好自己该做的,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参考文献:

《重塑心灵》 作者:李中莹

《远见》作者:[美] 布赖恩·费瑟斯通豪

《第二曲线》作者:[英]查尔斯·汉迪

《商业模式新生代》作者:[瑞士]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

《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美] 史蒂芬·柯维

《从“为什么”开始》作者: [美] 西蒙·斯涅克

从工作杠杆率看时间利用: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327/02/5253207_640431662.shtml

达克效应,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以为是: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3294164530566741&wfr=spider&for=pc

构建思维能力知识体系和框架逻辑的闭环体系:https://zhuanlan.zhihu.com/p/389328908

为什么说”熵增定律“是让全宇宙都绝望的定律?:https://zhuanlan.zhihu.com/p/70695877

作者:维尼君来源:站酷(zcool.com.cn/u/626643)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
设计达人微信交流社区:shejidaren888
喜欢这篇文章吗?欢迎分享到你的微博、QQ群,并关注我们的微博,谢谢支持。
版权: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否则禁止转载。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