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搭建设计知识体系
在第一期文章《设计师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发表之后,引起很多设计师的反馈,截止目前,文章在站酷上已达到了2.1w的阅读量,小红书的阅读量也超过1.1w。
大家也比较好奇,很多人私信问我是如何搭建出来这样一套设计体系框架?所以本篇文章还是想围绕“知识体系”这个话题,把我在背后如何思考以及框架搭建的心路过程写出来。有些事情背后的故事和过程,可能会比看结果要有意义的多。
我的知识1.0认知阶段
很多老早就认识我的同学都知道,在2017-2018年我曾经运营过一年时间的知识星球,有不少设计师几年前也曾加入过我的星球,在一年的时间里我也竭尽全力的定期输出文章和知识干货。
将自己学到的设计知识和收集的资料不断整理出来,是工作之外主要要做的事情,整理的过程也是主动学习的过程。
当开始输出知识时会有一段时间感觉到特别充实,每一篇文章都很用心的梳理、反复打磨语句,尽可能保证阅读起来通畅,也很希望每一篇文章都能带给大家一些启发和亮点,这应该也是每一个写作爱好者的初心。
但其实背后大家不知道的是,写文章其实是很重的脑力+体力活,“脑力活”意味你要不断编辑语言逻辑,以及找图、整理图片,“体力活”意味着周末休息的时间也要和桌椅绑定,需要用眼睛一遍一遍校对文字,一天能搞定一篇文章已经很高效了。
当输出文章的越多,越会发现自己的知识量有限,边学习边输出是那个时候最明显区别于往常的状态。半年多下来虽然也写了很多篇反馈不错的文章,却也伴随着一种“思想被掏空”的感觉。
清楚记得有一次线上分享结束的时候,大家留给了我很多提问的问题,虽然没有时间现场一一解答,但是事后我会经常翻看这些问题,虽然工作很多年,经验也不少,但同样有一些找不到靠谱的回答角度。
就感觉之前一直处在自己认知的舒适区,也基本都是围绕自己比较熟悉的知识范围输出文章,以为对于某一设计板块非常了解了,并没有意识到知识需要多维度的拓展。从那一刻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知识体量还远远不够,我需要大量的学习!
从视觉层到认知层的转变
很多同学都听说过“达克效应”,也叫“邓宁-克鲁格效应”,即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人在自己欠缺的能力基础上表现出自己认为正确但其实错误的盲目自信。
反思那段时间的自己,不能说是盲目的自信,至少对于设计的认知还远远不够,后来我也经常把这个道理分享给周围的人。
可以说大部分设计师很容易只专注在视觉层的提升,而很多视觉层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上升到对设计认知的理解。比如你做品牌设计,每天的工作都基本围绕图形、字体、风格、设计延展等等,但很少沉下心来真正思考品牌为什么这么做?品牌能给企业带来真正的价值是什么?有没有站在企业主的角度去考虑,品牌如何在众多竞品中打造品牌心智?……
我们都在讲 “ 知行合一 ” ,真实的情况是大部分品牌设计和市场是脱节的状态,这就导致了设计师很容易只专注在视觉层面这摊事儿,而没有真正理解品牌发挥的作用。
如果不理解市场和业务,就可能会导致设计师的工作得不到老板的重视。因为大多数企业高管不会去看设计方案细节和中间过程,因为这个是专业团队的工作职责。他们更在乎品牌和产品的策略和市场竞争力如何提升……类似更高层面的问题。
我的知识2.0认知阶段
有了这样的思想转变之后,我不再将自己的知识局限在设计的技法、方法范围内,而是尽可能拓展知识纵向,比如往更高的业务和商业角度,或者从最底层的基础原理和设计原则的角度补充知识的深度。
最初是尝试以脑图的形式进行知识收集和梳理,如果你最近一段时间工作内容是品牌创意项目,就可以从这个方向将已经熟练掌握的图形和字体设计技巧方法作为知识的起点,逐步去了解更多。比如品牌为什么要升级?品牌与业务结构如何梳理?品牌受众如何分析?品牌趋势包括哪些?品牌logo设计有没有可以遵循的设计原理?……等等这些,每掌握或想到一个问题知识点,都可以整理到自己的脑图里,将知识方法进行汇总。
再比如,很多同学主要负责公司的视觉运营设计,每天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视觉画面和设计延展的工作,其实对于运营背后的思考并不多。其实项目中有很多问题可以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而让设计思路变得更加清晰。
了解业务需求方的关注点和工作模式,也就越容易帮我们找准设计的目的和工作思路。否则单纯只是在视觉画面上下功夫,而不理解背后对业务的思考,也容易让设计师的工作变得心累和茫然。
还是借用爱因斯坦那句话:所有困难的问题,答案都在另一个层次,很难靠同一个层次的思考来解决。只有设法提升自己的认知后,才能解决低层次的问题。
知识体系框架的成型
知识积累都是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知识量变的不断积累,也会让你找到哪些知识对于自己是重要的,顺藤摸瓜找到大的框架结构。最终将那些无处安放的知识点,有序组织并归类。结合下图看,会很清晰和明白整张图的逻辑,从上往下依次:
首先,设计离不开商业、受众,以及赋能社会等,这是设计根本价值的体现;
其次,在达到这个框架顶端前,过程中要通过到策略、思维、方法等实现;
而只有在掌握了扎实的设计技法基本功,以及基本的设计原理原则之后,我们才能谈方法和思维,否则策略思维方法再牛逼,体验和视觉达不到审美标准,受众和客户也不认;
最后,所有决定前面这些层面是否能很好实现的前提,是自我认知的程度。最近经常听到一句话 “ 我们只能赚到自己认知内的钱”,我想大概就是这个道理。认知决定了上面所有的东西。知识了解的越多,你就会越容易感觉不知道的东西多,认知本身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给我带来的几个改变
建立知识体系肯定对自身有一定的影响和改变,按照这个学习方式,能让很多学到的知识形成模块化,也能对工作起到一定影响和帮助。
改变一、关注工作项目以外的知识积累
因为体系化学习是一种扩展、整理加运用的过程,所以学习不要拘泥于某一个知识点,而是不断寻找其关联性,其中必然会涉及到大量工作项目以外的学习。当与其关联的知识有了一定了解之后,看待工作项目的视角也会发生变化,会找到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
举例:当我们在一些品牌设计项目中,前期需要大量图形探索,会输出很多方案,这个时候除了大家根据主观审美判断图形之外,如何让评判标准更加的全面和准确?如果你了解Paul-Rand的标识7步测试法(即:独特性、记忆度、可视性、适应性、普适性、前瞻性、简介性 )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图片判断的问题。
但这个方法也仅是从图形角度上出发,同时还要考虑项目背景,以及从公司战略角度提出更加科学的解决方案,比如:是不是由于企业定位发生变化而进行品牌升级?还是因为要抵制竞争对手抢占市场,才产生了品牌设计的需求?或者因为业务从垂类升级为平台,而要进行品牌升级?每一种情况,也会影响设计师对于工作方向的判断。这个时候,如果平时对知识有一定量的积累,就一定会在工作中起到正面作用。
改变二、对专业和职业思考的角度
把工作当成知识的素材和来源,这样工作和学习同时并行,以学习的心态去工作,工作也不会让你感到那么心累。比如,如何从业务方的角度,或以用户角度思考设计?
体系化的积累让我尝试换位思考,看待工作视角也会不一样,我会很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也会理解设计师在整个项目中的角色和位置。毕竟客户相比我们会更了解市场,给过来的建议一定有客观的一面。如果你不能直接参与用户调研,那就先倾听业务方的声音吧!
另外,也会发现大部分设计团队做事的方向和规律基本都是: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标准化;标准的事情流程化;流程的事情自动化。那么理解了团队的节奏,也就更加确定自己的工作价值和意义了。
对于工作方向会更加清晰,一定要关注设计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关注项目的系统性、复用性、可落地性……等等,设计师应侧重驱动更有价值的工作,而不是将大量时间花在重复的劳动。
关注自己的专业和职业能力+1,不只是专业能力,其他各项综合的工作能力也可以积累知识,以拓宽自己的职业能力带。
改变三、更有目标的选择性读书
我自己并不是一个很擅长读书的人,读书的速度一般都没有买书快。在有了自己的知识框架之后,我会更有倾向性和目的性的选择要买的书,以不断补充需要学习的内容。
之前曾推荐大家一些书单,也是因为结合书籍的整理,把知识体系梳理的更加系统化。后面会打算按照体系框架把书和知识内容再重新整理出来,分享到知识星球里。
缩短学习成长的时间和路径
每个人学习成长途径不一样,吸取别人经验的同时,关键是否找对了方向和方法。目前我会将一些具体案例、实战经验和知识方法,以打卡形式或定期整理到知识星球里,知识付费的意义也是把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聚在一起。
星球帮助设计师提升设计审美之外,运营内容涉及:视觉创意、品牌运营、插画IP、平面版式字体,以及综合设计实战知识总结,如果有强学习动力的同学欢迎加入。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一个人的成长,大致分四个阶段,舒适区、畏惧区、学习区、成长区。大多数人习惯性的停留在自己熟悉的那个区域里,做自己熟悉的事情,与自己熟悉的人群打交道,一旦突破这个区域,就会产生畏惧、排斥甚至厌烦,这是人的本能,所以突破惯性思维是关键。
感谢阅读!
作者 | Peng蓬
来源 | 芝士追光(id: Dcheese2022)
版权: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否则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