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设计 » B端设计师如何理解和洞察业务?

B端设计师如何理解和洞察业务?

发表于: 视觉设计. 评论
Sponsor

作为 B 端设计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理解和洞察业务。你可能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 对于 0-1 新项目,怎样才能快速了解业务?
  • 怎样才算充分理解和洞察业务?
  • 常被人说不懂业务,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和技巧学习业务呢?

尤其是 B 端设计师,我认为对于业务的理解和洞察的程度应该是:没有「最充分」,只有「更充分」。

这种「理解」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虽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但的确有一些经验和方法值得一试 ——

PART 1 理解业务的方法

1. 由点及面

最简单和直接的方法就是:把握住你正在做的每一个需求。从每一个小的需求入手,这些需求就是整体业务的子模块。把一个个由你完成设计需求搞懂,再找到需求和需求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之后尝试串联起整个业务。

每做一个小的需求,就像完成一次战役,点亮一块领地。这样做既可以在自己负责的模块中稳扎稳打,也可以为业务整体的体验优化做储备。

B 端设计师如何理解和洞察业务?

△ 产品/业务的子功能或需求模块

TIPS:

– 设计时多一点思考:在每个需求的设计过程中,就思考它与其他需求模块之间的逻辑和关系,也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当下的需求,查缺补漏。

– 承接任务多一点主动:在需求完成后,你可以主动向领导提出自己希望承接与之相关的其他需求,尝试为自己争取更多深入学习的机会。

2. 由果及因

接到需求,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当产品给到你需求时,不仅仅是完成需求,还要去究其根本:

  • 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需求?
  • 产品侧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解决方案?
  • 用户真正想要是什么?
  • 是否可以从设计侧对逻辑进行优化

当你能够「挑战」产品的 PRD 并被产品方和业务方认可,对业务的理解也自然会更上一层楼。

TIPS:

– 参与产品和业务的工作:产品和业务方是你的资料来源,你可以主动参与产品或业务方的工作流程中去,多向他们请教和寻求帮助,切忌想当然地做设计。

– 明确产品 / 业务目标:对于优秀的设计师来说,PRD 的内容只是「待办项」,不是最终「需求项」。比 PRD 更有价值的是产品 / 业务目标,PRD 对于实现产品需求和业务目标来说,并不一定就是最优解。从「业务需求」和「产品需求」推导出的「设计目标」对设计稿的产出更有指导意义。(这一点我们在文章:设计师承接需求,三个层次体现你的专业能力! 中有详细介绍。)

B 端设计师如何理解和洞察业务?

△ 从用户、业务、产品需求推导出设计目标和策略

3. 由外及内

通过对同类竞品以及外部行业大环境的分析和了解,建立自己对于产品的基础认知。这些内容会让你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业务,梳理出更清晰的思路。

注册和使用竞品,通过竞品分析、行业数据和发展现状等方面入手分析,都是很好地了解业务的方式。

TIPS:

– 储备信息,多多宜善:了解行业背景,包括你所在的公司/项目的大环境、行业发展趋势等等,既有助于对你的业务建立起基本认知,也会让你在与同事交流的时候更有底气– 公司规划,不容忽视:你所在的的公司业务线的布局、方向和规划,也可以多多了解。如果你能在纸上大概画出整个业务线大图,理清楚各个业务组之间的关系,也对你做业务以及与同事间的配合有更多帮助。

PART 2 完成工作的经验

对于刚转岗或转行到新业务领域的同学,还有几条工作经验分享给你:

1. 从简单开始。

面对新业务,可以从简单和基础的工作开始,把这些事情做好,先赢取同事和领导的信任,再慢慢驾驭和管理项目。如果领导一开始就让你做很复杂的工作,不要慌,要学会给自己「制造简单」,把工作拆解成小阶段/小模块,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完成,并及时跟领导汇报,切忌憋大招。诸如设计过程中多积累,多沉淀这类建议,我这里就不再赘述。B 端项目和业务通常比较复杂和枯燥,因此不要急于求成,有的时候走得稳比走得快更重要。

2. 向他人请教。

你可以利用闲暇聊天的时间,向资历较深的同事请教。在工作过程中,如果要向他人请教,可以注意两点:- 不要一遇到问题就问,而是积累几个问题之后一起问,避免频繁打断别人的工作;- 问问题前,先自己回答自己的问题,这样会促使你有更多的思考,当别人再给你解释,你会发现其中的差别,对问题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效果要比别人直接回答你好得多。希望以上建议对你有帮助。

作者 | 元尧
来源 | 长弓小子(公众号ID:changgongxiaozi1314)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
设计达人微信交流社区:shejidaren888
喜欢这篇文章吗?欢迎分享到你的微博、QQ群,并关注我们的微博,谢谢支持。
版权: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否则禁止转载。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