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杂谈 » 设计公司如何运用孙子兵法?9个孙子兵法核心观念在设计中的应用 | 远麦刘斌

设计公司如何运用孙子兵法?9个孙子兵法核心观念在设计中的应用 | 远麦刘斌

发表于: 设计杂谈. 评论
Sponsor

商场如战场似乎是个比喻,但其实符合一部分事实,比如现当代的品牌企划、广告行销等学科的一部分方法论都脱胎于军事方法。

另外,商业竞争也如实际战争中的攻城掠地(攻占消费者),胜利者能获得战利品,失败者则也许会面临彻底消亡。

在电视剧《狂飙》重新将《孙子兵法》带回大众视野之前,我就在近些年读了若干次,当我将其中一些概念套用到公司创业活动中时常会豁然开朗,本次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看法。

《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距今两千多年,属于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全文只分十三篇,大约6000字,当前最早的版本是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版。

有一些学者认为《孙子兵法》并非孙子原创,属于他整理前人军事思想的叙述之作。

学者认为天下兵法始于皇帝时期,想来合理,有了战争自然就会有人总结方法,据说皇帝时期就有名为《握奇文》的兵书,后来传到姜子牙,最后到孙武手上集大成之。

也有些学者认为《握奇文》是伪书,所以以上都是臆想,但这些不是我们的探讨重点,我个人倾向相信《孙子兵法》继承了不少前人学说,因为这样似乎更加合理。

在不同的解读版本中,《孙子兵法》被拆解出很多细则,某些概念也是众说纷纭,同一个句子能有多种解读,假设只读一个版本,基本上都会相信,并且先入为主,接受不了后续的不同观念。

近些年来《孙子兵法》卖得较好的译本应该是来自华杉,华杉译本有个特点,首先语言很生动,这得益于他从事品牌策略工作,因此,他往往会结合书中概念谈一些经营品牌的商业实例。

而且华杉也确实将《孙子兵法》应用在为甲方提供的策略服务中,是真实将兵法用于过商战的,所以接下来谈的概念是以他的译本为基础。

在华杉译本中,最后一文为“孙子兵法的九条思想精要”,意思是他将《孙子兵法》最重要的九条道理提取了出来,当然,仅是在他的角度。

推心置腹而言,如果大家想极端节省时间,只要反复多看此文就能吸收到孙子兵法的梗概,想进一步了解再翻到前面内容。

这九条精要我分别再用大白话简练总结,并且结合我的创业故事跟大家展开聊聊,看看是否也能给你一些启发:

1、强胜弱才是常态。

2、赢了也有代价。

3、觉得能赢才去打。(先胜后战)

4、等待有时候是最好的策略。

5、尽可能出手就定胜负。

6、永远有两手准备。

7、相信正道,少用诡诈。

8、知己比知彼更重要。

9、懂得认输

接下来的解读未必按此顺序,因为一些观念可以合并来谈。

强胜弱才是常态

任何人都喜欢听弱胜强,少胜多的故事,因为这样才有戏剧性。

又比如做生意追求一夜暴富,负债追求一年翻身的人是大多数,因为这样才有话题性,才有新闻性,也才显得当事人足够厉害。

但在现实生活中,强胜于弱,水滴石穿多于一蹴而就才是常态,也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强胜弱是偶合,是讲究机缘的小概率事件。

孙子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

有绝对优势的兵力才开打,是敌人十倍兵力就打包围战,五倍兵力才考虑进攻,只有两倍就要调动敌人分兵,形成我方更大优势再来打。

设计公司其实是非常传统的生意,就是接受委托然后提供智囊与手艺服务,第一条法则启发我的是时间跟人手运用问题。

没有足够时间,就不要接新的项目,不要以为7天才可以完成的工作一晚也能做好。

或者换个角度看,不要认为5个人才能处理的项目,两个人也可以试试。

事实证明如此一来容易集体翻车,就是每个项目都没做好,甚至带来麻烦的项目纠纷。

2021年时候,我们曾经试过多个项目同时前来委托,其中有新老客户,接案顺序我印象深刻,分别是一系列玩具包装、一个国风美妆品牌设计、一个医疗品牌全案跟一个会务系统品牌设计。

四者的集中在于方案输出时间集中,

接触项目多了的朋友都清楚,很少项目过来是不急的,哪怕在三个月前提醒对方尽可能提前安排对接,对方都习惯在一个星期前才匆匆赶来。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实际不急,但嘴上很急。

不管如何,当时考虑多接项目能多创收便都接了下来,然后大家加班加点一起赶,当时间进行到三分一的时候我就清楚不可能完成,最开始的处理措施是考虑质量退一步,先完成初案,但发现不行,因为有很多动作跟输出无法削减,或者说赶出来实在惨不忍睹。

大家会疑问怎么不找外援,其实确实有分发一些基础工作出去,但核心工作只能自行处理,第三方满足不了我们的要求,这无疑也是客户委托我们的根本原因,随便找人就能输出我们的价值就不存在了。

于是第二个措施只能改为取舍,就是必须保住两个项目正常输出(但也需要集体来全力加班加点)。

过程中的细节不一一复述,最后的结果是我们的医疗项目因为输出不符合客户期望而终止合作,这是位新客户,假设正常输出极有希望不断复购。

而会务系统客户属于熟人介绍,经过反复沟通我争取到延缓周期。

国风美妆品牌也算顺利完成,但赶得非常痛苦,而且没有发挥出最佳水平,这个客户后续也没有复购其它设计。

而玩具包装属于合作很久的客户,属于我们的“首保”案子,设计虽然完成,但修改特别多,这也是赶的副作用,时间拉长看,这个快演变成了慢,这个慢最后体现到现金流也慢。

所以这一次侥幸希望“弱胜强”的结果是新客户合作不够愉快,没有留存,浪费了获客成本,然后差点得罪老客户,算上加班加点跟外援协助的费用并没有创收多少,而且大家累得不行。

负责人是需要“惜兵力”的,也是孙子兵法常说的“治气”。

读《孙子兵法》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是,任何说法都可以站在正反双方去看。

比如“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

通俗理解就是早上起床精神足,中午会犯困,晚上想回家,我们需要根据这三种特点来安排不同事项。

引申来看,三者也可以指事物发展阶段,以行军来看,刚刚发兵的时候大家都雄心勃勃想大干一场,打了很久没有结果就容易出现惰气,就像职员工作到下午就喜欢开小差刷手机了。

最后发现打不过要撤军就会强烈思念家乡与亲人,所以为什么经常说“击其暮归”就是如此,因为大部分人无心恋战,一打就散或者一打就降。

所以对方锐气足的时候我们要避开,而当我们锐气足的时候就要一鼓作气。

“战以力久,以气胜”,气不能常满也是自然规律,所以要治气,持续保持朝气跟锐气是团队关键,因此经常加班的公司往往暮气沉沉,也容易让同事闹情绪病,甚至逼走优秀的人。

总的来说,自此之后我就只承接有足够时间完成的项目,如果对方可以接受更多创作周期就合作,不能接受我们也不认为惋惜。

因为勉强接下来首先损害的是客户利益,客户没有错,只要他们能如期支付款项,我们就应该按时提供优质方案,这样才能争取到“翻台率”。

除此之外,我们还构建了一些项目暴增的应急预案,因为业务不可能每个月那么平均,总会有起伏高低,这些预案细节就不在本次讨论了。

其实当我们坚持要充分时间才能输出好作品的态度时,久而久之客户是愿意配合的,甲方双方的相处模型是动态与相互作用的,说得粗俗一些,就是相互调教。

过去在文章《过于低价的设计公司为什么终究会消亡?》中我们谈过一个概念,设计公司跟客户要做的是重复博弈,如果抱着“弱胜强”的侥幸观念容易陷入如同低价的单次博弈陷阱中。

赢了也有代价VS懂得认输

打胜仗似乎很值得高兴,但其实只要行动就会有代价,比如战国时期李克甚至说魏文侯“数战必亡”。

意思是不断打胜仗就离亡国不远,因为赢多了就容易赢麻,是真的麻了,数胜会让民疲,也让主骄,于是就离消亡不远了。

放在创业而言,典型的例子就是没有适当妥协让步的智慧。

生意场上赢了7场输3场是没问题的,每次都要赢就给人太精明的感觉,太精明的人容易得了钱财失却人心,而且老是赢就会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就开始作死了。

做生意是场博弈,博弈结果一定是冲着共赢。

比如对方找你希望获取专业服务,但预算有限提出优惠,而你希望给对方提供服务获取报酬,所以只要对方提出的优惠幅度不过分,这个买卖就应该成交,达成双赢。

假设你对价格咬定青山不放松,会有两个结果,其一是客户颠了,因为实在没预算,其二则是实在认可你的专业,咬咬牙成交了。

但学物理都清楚,能量不会消失,而是转移,客户的咬咬牙容易在后面转化为意想不到的麻烦,比如他觉得这钱不能让你赚得那么轻松,所以要求拔高一个幅度,甚至提出一些无理需求,这些行为有时候可能还不是客户意识层面,是潜意识作怪。

去年我们就碰过类似事情,客户磨价格磨了很久我们都不愿意降低,最后也咬牙成交了,结果是设计怎么修改他都不验收,都说不满意,但具体哪里不满意就是不说,最后是我们主动提出放弃尾款,终止合作,客户隔几天居然就要了其中一稿源文件,我们也不纠结,给了对方。

如此一来,也是“赢了”的代价。

当然价格完全不优惠也会有理由,比如项目太饱和或者项目难度很大,后来想想其实可以适当让步一下,可能客户就不会潜意识作崇。

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就是客户预算跟我们的定价落差非常大,此类应该直接拒绝,因为并非对标客户,这种战略定力要时刻夯实,要做高端就只盯着高端,不要认为有钱就先赚到再说,这样公司的步伐跟方向就会乱掉。

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曾经试过一些老客户在大幅新增设计后发现费用有点吃力,提出折扣的请求,为了长远合作的考虑,一般我都会适当让步。

如果一定要坚守原则足额收取,也许当时赢了,但客户可能会伤心,然后变心,开始尝试寻求新的合作商,一但找到合适的就会终止跟你合作。

原理很简单,将心比心,我们也有供应商,比如财务、印刷、网站开发、摄影等,遇到类似情况对方太有原则我也会自然的寻思找到新的合作者。

任何企业都会有经营吃力的阶段,抱团取暖共渡时艰长远来看肯定更加正确,我们上一篇文章就谈过要善待老客户,这也是一种具体方式。

除了对外,对内也可以适当妥协,比如前年有位骨干同事认为公司计算的提成有问题,数额不大,所以当时我并没有复核就给他支付了这个差额。

记得当时是直接微信转账,我当作自己的支出,这位同事隔了一小时都没接收,随后才告诉我是他自己算错了,我相信这个做法会让他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信任我。

这里头我并没有多少心机,仅仅认为难得糊涂,因为小公司处理这种事情可以灵活些,关键在于我也信任对方,清楚他是真的认为算错才会提出来。

如果当时必须要理得清清楚楚首先很浪费时间,其次是难免会在细节上反复讨论,再其次是日后在工作上对方也可以给我理得清清楚楚。

所以“赢了也有代价”跟“懂得认输”可以关联起来。

“懂得认输”我也谈个例子,就是有些项目我们实在无法做到对方满意,我们就会直接退款处理,而且是全额。

做不到对方满意的原因也有多样性,比方有些客户是带着4000元预算来期待40000元结果的,这种肯定很难满意,但我们不怪对方,怪自己甄别不出来,将损失算作是自身经营风险。

但要说明一下,这种事情并不多,可能两年就一例,比如去年的一例非常典型,对方委托我们做吉祥物,看过案例就拍板了,支付费用也非常爽快,当时我们判断也许是个优质客户。

但没想到对方的需求很奇怪,老板是男性,经营家政公司,所以他希望吉祥物以他的形象为主体,这个没问题,但同时要吉祥物既像男人又像女人,还要按他的描述比出奇怪的姿势。

我们尝试沟通引导多次都没有成功,客户还非常强势,出言粗鲁,俗称花了钱就是大爷,插画师出了三稿改到投降,我就决定全额退款终止合作,这样的钱我们赚不了。

所以“懂得认输”也是博弈,我们退出这个项目就腾出了时间做其它正常项目,如果一定纠缠到底,首先会有沉没成本,其次可能会让这位插画师同事改到离职,这样就真的是输了。

下回我们再接着聊,敬请期待!

作者:设计史太浓

来源:站酷(ymliubin.zcool.com.cn)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
设计达人微信交流社区:shejidaren888
喜欢这篇文章吗?欢迎分享到你的微博、QQ群,并关注我们的微博,谢谢支持。
版权: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否则禁止转载。

{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