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设计 » 为什么国产大模型 APP 要采用抽屉式设计?

为什么国产大模型 APP 要采用抽屉式设计?

发表于: 视觉设计. 评论
Sponsor

一个事实:

抽屉式设计早已经被主流 App 抛弃了。

一个现象:

新兴的AI应用却又纷纷使用起了抽屉式设计。

还好有醒悟早的已经改回来了。

什么是抽屉式设计?

所谓的抽屉式设计,就是侧边有一个抽屉,正常是藏起来,需要点开才能打开。最早由 google 在 2014 年发布的 material design 标准中推荐使用,主要是想在安卓 App 中推广,跟苹果的设计风格区分开来。

为什么国产大模型 APP 要采用抽屉式设计?

这是当时谷歌的 material design 和苹果的扁平化设计最大的差别:

  • 谷歌的安卓风格:顶部导航+抽屉式设计
  • 苹果的 iOS 风格:底部导航栏。就是今天你见到的绝大部分APP 的样式。

微信当年还探索过 material design,上线过一版完全按照 material design 设计的UI。

图片

即使是采用了 material design,微信当年也没有使用抽屉式设计,因为一个聊天软件,实在不能把聊天记录藏起来。但今天以「聊天」功能为载体的大模型 APP 们,硬是把聊天记录给藏到了抽屉里。

为什么国产大模型 APP 要采用抽屉式设计?

回头来看,通义,kimi,智谱,海螺,文心一言(文小言)采用的都是这种模式。

下边是他们的抽屉:

图片

下边是 APP 的首页。看看顶部和底部, 是不是太混乱了。就是因为采用了抽屉式设计,导致在首页的设计束手束脚,各种功能都往这一个页面里塞。

图片

腾讯的元宝一开始用的是抽屉式设计,最新的2.0版本则对 UI进行了大改动,放弃了抽屉式设计,这真是一个明智之举。

图片

只有字节的豆包,一直没有采用抽屉式设计,点赞!

图片

为什么国产大模型 APP都采用了早已经过时的抽屉式设计?!

因为 ChatGPT 用的是抽屉式设计!

但 ChatGPT 作为大模型爆发的引领者,在一步步引导用户的使用习惯,用户在适应他。

而对于国内这些大模型 APP 来说,用户可能完全不了解什么是大模型,大模型有什么用,只是看了铺天盖地的广告才下载下来。

结果,下载下来根本找不到常用功能。

最重要的是,抽屉式设计根本就没有流行起来, 现在除了几款 google 家自己的 APP 采用的是这种抽屉,几乎没有主流 APP 还用抽屉式设计。

这些产品的设计师们,哪怕你们做过一次可用性测试,就会发现这个抽屉式设计真是一个失败的发明。

甚至根本都不需要可用性测试。你自己多用用,要找聊天记录、设置的时候,是不是要多点击此几次。

有的 APP 竟然「创建新对话」都要藏起来,属实不能理解。

抽屉式设计有什么问题?

问题显而易见,设计师们直接拿着下边的总结去说服老板吧:

信息层级过深,降低用户效率

抽屉式设计通常将次要功能或导航项隐藏在侧边栏中,用户需要点击或滑动才能访问。这种设计虽然节省了界面空间,但增加了操作步骤,尤其是对于用户频繁需要访问的功能,会显得繁琐。如今的设计趋势都是把核心功能直接呈现在主界面上,以减少用户的操作成本。

可发现性差

抽屉式菜单的内容默认是隐藏的,用户不容易直观地看到其中的功能。这种设计对新用户尤其不友好,因为他们可能不知道抽屉中还隐藏了哪些功能,甚至根本不知道抽屉菜单的存在。

对于一个新用户来说,你甚至要做一个引导式设计,来引导用户发现功能…

对比
底部导航栏和标签式设计将主要功能直接展示在屏幕底部,用户无需额外操作即可一目了然,这种设计在用户体验测试中表现更佳。

单手操作不便

material design提出的时候,手机才多大?现在的手机尺寸有多大?

随着智能手机屏幕尺寸的不断增大,抽屉式设计对单手操作的支持变得更加困难。用户需要从屏幕边缘滑动或点击左上角的菜单按钮,这在大屏手机上操作并不方便。而底部导航栏的位置更接近拇指区域,符合单手操作的习惯。

什么时候把抽屉式设计取消了,大模型产品设计才算成熟了。

作者:真知浩见(公众号)

赞助商链接
赞助商链接
设计达人微信交流社区:shejidaren888
喜欢这篇文章吗?欢迎分享到你的微博、QQ群,并关注我们的微博,谢谢支持。
版权: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否则禁止转载。

{ 发表评论 }